為貫徹落實《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》,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科普工作,為優質科普成果建立展示平臺,促進相互交流和學習,深圳市科協組織開展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,參賽項目包括科普活動和科普作品兩類。
以下內容為參賽內容展示部分。
作品信息
本作品作者為第三屆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賽參賽單位/個人——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(坪山) 《護牙特工歷險記之細菌怪入侵》 - 資源類 - 01 作品簡介 本視頻依據兒童性格和心理特點,以愛吃甜食,但是不愛刷牙的小皮皮作為主人公,口腔內的牙齒作為角色。從主人公的夢境出發,在4分鐘的視頻中,圍繞兒童齲病的病因、臨床表現及危害等,以牙齒視角與口吻講述了細菌對口腔健康的破壞。通過擬人化的形式,生動地展現了兒童齲病的發生、發展過程,旨在讓兒童和家長初步了解齲病發病的病因及防治因素,寓教于樂,提高民眾的口腔健康保健意識,尤其能夠吸引兒童對于口腔健康的關注,更好地配合維護自身的口腔衛生狀況。 02 作品特色 主要具有以下四大特點: (1)較高的科普價值:深圳市0-6歲的人口達106萬人,患齲兒童超過50萬人,但少有關注于兒童口腔健康問題的科普工作,本視頻以兒童齲病為主題進行創作,具有一定科普輸出的意義。 (2)生動的視頻內容:不同于以往嚴肅而專業的科普內容,本視頻依據兒童心理特點,將各類概念轉化為趣味的語言,例如:將“牙齒疼痛”轉化為“打疼痛熱線”;將“吃零食、糖果”轉化為“刮零食風、下糖漿雨”等,使得視頻內容更富于樂趣與吸引力。 (3)專業的制作團隊:本視頻指導為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徐穩安教授,專注于兒童口腔健康問題;項目成員均具備較高的口腔專業知識儲備與科普實踐經驗。 (4)多重的傳播途徑:本項目依托于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口腔醫院(坪山)兒童口腔科,通過公眾號、線下科普講座與視頻展播向公眾進行普及,受眾人群較廣。 03 取得成效 本視頻制作后,便在線上通過公眾號的推廣,于線下通過醫院展播,將科普視頻融入于患者就診等候過程中。此外,醫院長期開展口腔健康宣傳宣教活動,包括“9.20愛牙日”義診、坪山區特殊教育學校義診、“小小牙醫”職業體驗活動等,借由此類活動,本視頻實現了更為有效而廣泛的科普,廣受大眾好評。迄今為止,本項目獲得獎項2項,覆蓋人群達數萬人次。在“健康中國”戰略的大背景下,本項目將持續為深圳市兒童口腔健康知識的普及助力,助力兒童健康成長。